综合新闻

大师作品不光有技术,还须有思想!

黄宾虹 松泉听琴图

今人好言“中西合璧”,似乎第一流大画家很少提“中西合璧”,徐悲鸿先生是最反对“中西合璧”,称之为“中西合瓦”。他说他学西洋画是为了吸收其长处来发展中国画,即把西画作为营养,来补中国画之不足,而不是为了“中西合璧”。林风眠提出“调合中西”也和“中西合璧”不同,徐、林的画已和中国画相距甚远,但仍不是西方的,而一眼便可看出是中国的。

三种方法各有长处,画家可根据自己的意识结构,艺术修养,基本功,以及自身状况而定。身体状况又分两种,如果你的遗传基因决定你不能长寿,你自然而然,半途而死,哪里还有样式呢?

蒋兆和 ?母爱图

李可染 牧牛图 ?局部

黄宾虹 拟元人笔意图 ?局部

黄永玉 马蹄莲

而自古及今,各善一节。

功力、样式、思想,比较起来,还是“样式”更重要些。

黄永玉说他的画不是“中国画”不是“西洋画”,什么画种都不属,就是“画”。当然黄永玉画了不少差画,但他的优秀作品,虽然不是“中国画”,不是“西洋画”但仍可看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。

就风格而论,黄宾虹、齐白石、徐悲鸿、傅抱石、潘天寿、李可染、蒋兆和、林风眠也都具鲜明的时代风格,都和前人拉开了距离。他是现代人,你还画古人画,用古人的笔法,画古人的题材,你的画便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。

有三十岁而成名,有八十岁才见风格,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但反之,你的健康不佳,你走传统文人画一路,“烟云供养”慢慢悠悠,也可延长你的生命。

傅抱石 对弈图

时代的、民族的、个人的,必须在一幅作品中同时具备,缺一不可称为大师的作品。

这种“样式”来得快,也容易独特和新鲜,但弄不好便不耐看,甚至只有形式而无内涵。正如该用文火熬出的中药,你改用猛火急煎,药效就减。不过,这种新的样式出来后,还可慢慢改进和加强,也就是刘国松说的“先求异、再求好”。但等到好了,也要很长时间。

有学、有才、有识、有胆,也就是有思想,乃是成功大师的最重要因素。

“画人不可无年矣”,如果你不长寿,在传统的道路上也许走了一半便结束了。而且必须有很高的理论基础和文化修养,否则你还不理解传统,又怎么学习传统?很多人自认为画了一辈子传统,其实还没有进入传统门槛,只不过学一点传统的皮毛,看似传统,实际并无传统的内涵。

齐白石 牵牛竹鸡

傅抱石 入眼荒寒一洒然?

是功力、样式、思想。一幅作品中,功力高、样式新、思想深,便是高质量的作品,三者缺一不可,但三者皆精,却非易事,正如谢赫说的:

其次,“正、大气象”和“阳刚大气”,不是霸悍气和粗鲁气,更不是浑浊气。作为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还必须具在一定的文气,有文气的作品才耐人寻味,有文气自然有清气、秀气,自然祛除了霸气、粗气和清气、粗气和浊气,文气不是弱气(包括文弱之气)。

“传统功力”者是指沿着传统的道路一直走下去,再在同方向上超越,如黄宾虹,齐白石等人。

那么,三者当中,哪一样更重要呢?

李可染 爱晚亭 局部

虽画有六法,罕能尽该,

“功力”必须刻苦锻炼才能得到,但也不完全出于炼,还有各种文化的积累,“死练”的作用是有限的。

黄宾虹的画是以“功力”浓厚而见著的,他的“样式”和“思想”都体现在“功力”之中;因功力太深而出现“样式”,同时也体现出他的思想。

上一篇:王莽是穿越者吗?超前的思想和改制,他是失败

下一篇:让天空成为英雄成长的地方(最美新时代革命军

Copyright © 2021 《思想理论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